“法国发布前所未有的(高温)预警”“西班牙经历了最热6月”“残酷的热浪给葡萄牙带来近47摄氏度的纪录”……最近几天,新一轮极端高温正在炙烤欧洲。
据西班牙《机密报》1日报道,该国多个地区当天气温预计将飙升至43摄氏度……
据法国BFMTV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BBC)1日报道,法国的高温天气已让本土96个省中的84个省、88%的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天,法国16个省处于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状态,68个省为橙色警戒状态……
近几年,欧洲气候尤其反常,就连常年平均温度最高不超过25摄氏度的英国伦敦,温度竟也多次突破40度。一想到这样炎热的天气,不开空调恐怕是难以坚持,但颇令人意外的是,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欧洲空调的安装率竟非常之低——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整个欧洲仅有约20%的家庭配备制冷设备,英国仅为5%,德国更低,不足3%。
空调顾名思义——空气调节 (Air conditioning) 。主要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对建筑内环境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一般是利用冷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最重要的包含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温度,使目标环境的空气温度达到人们适宜的温度。
根据史料记载, 早在公元10世纪左右, 波斯人就发明了一种古老的空气调节系统,通过利用装置于屋顶上的风杆,来捕获屋顶处凉爽的自然风,同时使用风道来使其穿过凉水并吹入室内,从而使得室内的人来感到凉快。
在中国古代,唐朝长安一代的达官贵人会使用一种名为“凉屋”的设施,一般是临河流而建,在河水旁修建水车,用水车把活水抽到屋顶,顺着屋檐流下来,周而往复,流水就会带走整个屋子的热量。唐玄宗时期,更是修建了著名的大明宫含凉殿,含凉殿建筑内外都设置了许多水车,流水激起扇叶转动,冰凉的水汽和冷风就被送入殿内。《唐语林·豪爽》记载,夏日某天陈知节被请到李隆基的含凉殿时,他看到“ (唐玄宗) 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当他被“赐坐石榻”时,感到“阴霤沈吟,仰不见日,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
毫无疑问,这样的方式在古代只有真正的达官显贵才能享用,从而在夏日享受到片刻的凉爽。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空调要等到19世纪才诞生。1842年,佛罗里达州医生约翰·B·戈里以压缩机技术制造冰,用来为他在佛罗里达州阿巴拉契科拉的医院病人提供凉爽的空气。他曾想用这种制冰技术来调节大楼的温度,并申请专利。但因缺乏资金,并未付诸实现。
1901年,威利斯·开利 (Willis Carrier) 刚刚从康纳尔大学的机械工程学读完硕士毕业,作为应届毕业生的开利此时供职于一家印刷出版公司,由于这间公司偶尔会因纸张及墨水受了热度及湿度的影响,无法印出准确的颜色,未解决这一问题,1902年,开利发明了首个现代化、电力推动的空气调节系统,现代空调由此诞生。
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开利于1906年1月2日取得专利,并于1915年建立了著名的开利空调公司,开始专门生产空调设备,人类在对抗炎热上取得了关键性胜利。
但是,这一时期的空调由于体积过于庞大和价格昂贵只有大规模的公司与公共涉事单位才能负担其使用费,因此,真正让所有人享受空调的美好,还需要一段时间。1922年,开利发明了离心式制冷机 (Centrifugal Refrigeration Machine) ,使得制冷成本大为降低,1928年,以托马斯·米基利为首的科学家发明了氯氟烃 (chlorofluorocarbon) 用作冷藏器的冷冻剂,因为过往的冷冻剂 (例如氨及二氧化硫) 都易燃或有毒。氯氟烃的发明首次实现以不可燃液体用作制冷剂,大大改善了空调制冷设备的安全。
在制冷机与制冷剂都发明后,真正意义上的家用空调迅速诞生。1929年,一家中文直译为“冷冰冰” (Frigidaire) 的公司推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室内空调。自此,空调真正走向千家万户,人类在对抗炎热的过程中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空调已经发明了一个世纪多,为什么欧洲的空调普及率还是如此之低?是欧陆人颇为耐热吗?其实不然,欧洲人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不喜欢安装空调是有历史原因的,可以从气候、安装费用和环保三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是气候原因,欧洲尤其是西欧各国由于临近大西洋与地中海,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Temperate marine climate)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和潮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 氏度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以下,年温差小,全年降水分配较为均匀。英国绅士出门时必备一把雨伞,因为真的没人了解什么时候会下雨。因此,欧洲普遍的空调安装率比较低,在这样 (曾经) 全年凉爽的气候氛围中,尤其是西北欧 安装空调 的需求明显不足,安装空调的传统也便没有形成。
其次,安装空调的费用着实高得吓人,经济上的担忧恐怕是很多欧洲家庭无法安装空调的根本原因。比如,在德国购买一台1.5匹空调的售价约为600至800欧元,但安装费用往往超过1500欧元,而且一定要经过物业审批,手续繁琐。
而且对一些租房者而言,安装空调不仅要取得房东许可,搬家时还需恢复原状,无形中增加了使用门槛。
与此同时,欧洲大量老旧建筑缺乏空调预设管道,也成为推广难题。出于对建筑外立面保护的考量,许多历史建筑甚至禁止安装室外机,以维护市容协调。
即使顺利完成安装,后续的使用成本同样不容忽视:欧洲各国的电力费用价格都不低。根据欧洲数据公司(Statista)显示,2020年世界家用电费排行榜上,前三名均为欧洲国家。俄乌冲突之后,欧洲各国电费再次飙升。以柏林为例,电价在0.3至0.4欧元/度之间,夏季两个月连续使用空调,电费账单可能高达200欧元。
最后则是环保原因,欧洲人一直在鼓吹自己是为了环保而少用空调,并且开发 出多种多样的避暑方式。例如,欧洲遍布着大量喷泉,喷泉能成为人们解暑的好去处,同时,许多湖泊和森林免费开放,遇到高温天气,欧洲人更喜欢到室外纳凉避暑。德国人经常全家相聚在湖边休闲,法国人更喜欢去公共水域享受水的清凉。但是,伴随着高温的持续,原有的纳凉方式逐渐不足以满足欧洲人需要,欧洲人自身对于空调的需求量也是大增,环保的说法不攻自破。
彼得里·塔拉斯 (Petteri Taalas) 表示,由于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新的高温纪录和热浪正慢慢的变频繁。据气象组织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前规模和程度的热浪在未来几十年中会频繁出现,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负面趋势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60年代 (哪怕人们立刻开始着手阻止气候变化) 。
英国气象局首席专家斯蒂芬贝尔彻 (Stephen Belcher) 教授也指出,如今欧洲的气温上升,“根本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平均气温至少上升1摄氏度左右。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得不到限制,在本世纪末之前,英国可能会常常会出现温度超过40摄氏度的情况,英国人民需要适应这些极端事件”。
历史上的气候总在温暖与寒冷间循环穿梭,空调作为现代科技产物,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帮助人们对极端天气的适应。未来的高温天气是否会让欧洲人突破传统,扛下高昂费 用,咬牙安装一台空调?或许还得看人们是否会再开发出几个低碳避暑方式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史诗级牛市真要来了?专家:A股史诗级牛市会掀翻6124高点,把这一历史峰值踩在脚下!现在已经来到牛市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