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竞争非常激烈的建筑行业,管理效率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与安全性。近日,根据金融界2025年1月8日的报道,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申请了一项新专利,名为“一种用于钢结构施工工地的辅助工具管理方法及系统”,公开号为CN119250950A,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这项专利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钢结构施工中辅助工具的管理效率,涵盖了从工具使用到人员权限验证的全方位创新。
钢结构作为一种现代建筑施工的重要形式,其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工具管理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工具的借用、归还、维护和管理,都是确保工程顺顺利利地进行的重要环节。如果管理不善,将会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引发安全风险隐患。中铁十六局的这一专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产生,旨在优化这一管理环节。
:每个辅助工具配备RFID标签,标签中存储工具的基础信息,并上传至数字化管理平台。这一举措确保了工具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可追溯性。
:系统明确了每位工作人员的权限,通过不同权限级别进行角分。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只有获得授权的工作人员才能借用特定的工具,减少了工具被滥用的风险。
:每位工作人员配备身份识别码,在借用或归还工具时有必要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工具的借还记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当工作人员借用工具时,系统会实时判断其是否有权限,若合乎条件,将记录其借用信息同时更新工具的状态;而在归还时,系统确认归还信息并更新状态,确保操作的透明性。
:数字化平台还将记录工具的使用情况,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工具的状态和使用频率。
这些创新的方法与系统,不仅提升了工具的管理效率,还有助于增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确保每项工作在合规的前提下进行。
中铁十六局成立于1995年,总部在北京市,是一家专注于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企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公司注册资本为440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达到26163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的数据分析,中铁十六局已对外投资了150家企业,参与了5000次招投标项目,以及拥有1834条的专利信息,显示出其在工程建设领域深厚的积累和广泛的技术运用。除此之外,企业还拥有1470个行政许可,充足表现了其在行业中的实力与地位。
中铁十六局在钢结构施工领域的此项专利申请,不仅是企业自身管理创新的体现,更是整个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一步。通过加强工具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的效率,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建筑行业的数字化管理将会在未来成为主流,中铁十六局的这一举措无疑为其他同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此次单一的专利申请,背后反映的是中铁十六局对于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视。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是未来建筑行业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这种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筑行业将在质量和安全性上都将获得显著提升,促进行业的健康向前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